我们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树白衣天使形象 创百姓健康品质 用心倾听
细心诊疗 耐心解答 精心治疗
新春佳节,无论是家宴,还是朋友聚餐,人们都难免喝上几杯。亲戚朋友举杯劝酒易喝多,小心给身体带来伤害。所以,建议朋友们千万不要因一时兴起而贪杯。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,平安过新年,一定要科学饮酒。
一、哪些人不宜饮酒?
有肝炎、肝硬化的患者,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,有胃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、肠易激综合征等,喝酒会诱发和加病情,所以不建议这些人喝酒。
此外,因为大多数饮料是工业制品,酒精混着饮料喝下相当于多种刺激同时抵达胃部。同时混着饮料口感变好了,反而令人放松警惕,不知不觉就会多喝,喝到体内的酒精总量可能比不混着喝更大。
二、饮酒的危害有哪些?
短期:
短期内大量喝酒,首先会损伤消化道,包括食管、胃和肠道。酒精浓度越高,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就越大。轻则引起糜烂溃疡、炎症,重则引起大出血。
长期:
从长期来讲,喝酒可能引起酒精性肝硬化,重者甚至患上肝癌,还有可能会出现“酒精性脑病”,对酒精成瘾,一不喝酒就浑身不舒服、手发抖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“酒瘾”。
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,例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患者,喝酒会诱发或加重疾病,引起急性发作。
三、如何避免饮酒伤身?
第一,不要空腹喝酒。喝酒前吃点东西,减少酒精对食管、胃的直接刺激与损伤,食物和酒精中和,酒精的浓度会有所稀释,身体吸收酒精也会慢一点。此外,喝酒前吃点保护胃黏膜的药,也能起到保护作用。
第二,喝酒时喝点牛奶、糖水。糖类可以加速肝脏对酒精的代谢,有些人喝酒后会出现低血糖,喝点糖水也有好处。李明松建议,喝酒时多喝点汤汤水水,有稀释酒精、促进排泄的作用。
第三,喝酒时吃点肥肉。喝酒过程中可以多吃点肥肉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,肥肉主要成分是脂肪,脂肪可以吸收酒精,从而降低酒精进入血液的浓度。
四、饮酒注意事项
1、不要直接喝烈酒:必要时可以稀释后再喝。
2、喝酒的时候不要吸烟:烟与酒碰到一起,危害更大。因酒精而扩张的血管又因吸烟而收缩,会给心脏带来负担,而且溶于酒精的焦油会吸附在消化器官的黏膜上。应遵守“喝酒不吸烟,吸烟不喝酒”的原则。
3、酒不要和药一起喝:有部分镇痛药和酒一起喝下后,会破坏胃黏膜,引起胃溃疡。而酒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一起服用会引发低血糖。不管哪种药,都不要和酒一起服用。
4、不要一直喝到深夜:酒精在肝脏中完全分解的时间约需6小时,因此即使少量喝酒,深夜 12点之后也不要喝了,否则会妨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。
5、不要每天喝酒:为了保护肝脏功能,应养成1周内至少2天不喝酒的习惯。如果长期每天喝酒,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很大。
温馨提示
很多人以为喝茶可解酒,其实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这样写道:“酒后饮茶,伤肾脏,腰脚重坠,膀胱冷痛,兼患痰饮水肿、消渴挛痛之疾。”
部分内容来源:
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《一日简易快乐养生法(第2版)》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